返回第六十三章 瘟疫与名医(2 / 2)重生祖茂首页

在三国以前,无论是伤寒还是温病都统称为瘟疫,在医圣张机张仲景著作了《伤寒杂病论》之后,才明确了伤寒和温病之间的定义。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两种是不同的病因病理,相应的治疗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春夏之间冷暖交替,汝南黄巾刚来沛国,连日奔波再加上本身就是老弱病残,身子骨比较虚,这就容易水土不服和被寒邪入侵,有可能是伤寒而不是温病。

而因为卫生条件差,甚至是直接被猪感染的,遭受了猪流感的大多是温病。

就像要将感冒区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一样,瘟疫也必须区分其是伤寒还是温病。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用区分风寒和风热感冒的方式区分所患风寒和温病的病人,伤寒者可以用板蓝根,甘草,葛根等医治,沛国谯县是华佗的故乡,其弟子后辈就有少数在谯县行医,伤寒感冒对他们来说,区分好了病理,也不是不能医治。

而有可能患上温病的,甚至是禽流感的,那就必须要拎出来隔离,倘若无法医治,只能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一把火将病人和病猪一起烧干净。

此外自然是搞好文生,治理随地大小便和喝生水的陋习,另外加强建设临时房屋,避免众多人口凑在一块,以免一个人发病,一群人被感染。

还有就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鱼、肉等高营养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如今祖茂大军带回了不少牛马,奶制品也可以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

这些事情虽然由祖茂下达命令,但主要执行的还是许靖这类名士文官,还有沛国境内的豪强世家,爆发瘟疫本身就跟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他们自然积极配合。

至于祖茂本人,则处于军中。军营之内虽然人口众多,更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但是军营的伙食、卫生条件也要比城市里好。

祖茂虽然回到了沛国,但粮食采购这些都可以从陈国、梁国、陈留等未爆发瘟疫的地区采买,而军队士卒不跟沛国内的其他人接触,也就断绝被瘟疫感染的威胁。

保证了自身的安全,沛国的瘟疫情况又还在治理过程中,祖茂不得不为其他东西多做设想。

首先自然是必须要找一位名医坐镇沛国,以防沛国下一次瘟疫爆发。沛国的底子差,人口只有二十多万,虽然如今被祖茂拉扯到了六十万但多是老弱病残,缺少精壮。并且大部分人居住在一块,人口比较密集,瘟疫爆发的杀伤性对沛国来说太大了,祖茂为此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