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个漏洞,使得许多二十多岁,甚至三四十岁的百姓抢占了小孩子的入学机会,他们为了“当官”纷纷涌入各地的学校,纷纷在耕作后的夜晚“挑灯夜读”,三百多人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刘闪编制的“大学”课程。
如今,太学还没有创办,大学生却已经毕业,这确实在刘闪的计划之外。
木已成舟,刘闪断不能收回“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的诏令,只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蒋琬写了封信,让他安排这些学生到各县的治所“实习”一段时间,看看他们能否在当地官员的指导下,掌握应有的政务处理技能。
经过十几日不懈的努力和不分昼夜的水战,十几支突冒战船突破了吴军在岳阳的阻截,顺利驶入长江水域,这让屯兵于石首的孙权大骇。
如果蜀军战船在岳阳切断长江航线,岳阳上游的监利、石首将有断粮的危险。有鉴于此,孙权实在不敢冒险,他赶紧弃守石首,率领着各路退来的10万大军沿江而下,至岳阳下游的洪湖、州陵一线坚守。
至此,吴国的战船很少出现在岳阳的上游,魏延扼守洞庭湖防止吴军袭扰长沙的同时,率领3百艘战船控制着秭归、夷道、江陵、公安、石首至岳阳的长江航道。
鉴于蜀军控制着很长的长江航道,为了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刘闪将秭归至夷道的3万兵马调至江陵,主要的粮草和军资都通过江陵中转。
将后勤补给点设在江陵,战线就往东推进了一百多里,这就集中了兵力,更有利于攻取襄阳和东进。
在刘闪和姜维的计划中,北取襄阳是重中之重,刘闪将魏延的2万兵马和原秭归一线的3万兵马都调至江陵,与江北原有的8万大军汇合。这样一来,江北的姜维就有13万大军可供调遣,更有了魏延这名猛将助阵。
为了拖住吴国,为攻取襄阳创造更好条件,刘闪将松滋的4万大军调至岳阳,与魏容、魏昌的1万水师汇合,做出随时东进的架势。
大军休整一月有余,急于建功立业的武将们纷纷请兵请战。为壮军威,刘闪特意在江陵城外举行了隆重的点将仪式。
点将台前,刘闪震臂高呼道:“兴汉2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大将军姜维奉诏,领兵13万北伐朕,亲率50万大军伐吴!愿我大汉的将士奋勇杀敌,再立新功!”
“陛下,东进伐吴的不是只有5万吗……”一名史官谨慎地问道。
“卧槽!又是你这杠精!朕吓一吓孙权不行吗?”
所有的将领们哈哈大笑,他们已经习惯了刘闪的“胡言乱语”,唯独几名史官一脸的懵逼。
正在此时,突然一阵狂风骤起,点将台西侧的一支军旗应声折断,众将无不惊骇。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刘闪满不在乎地笑道,心头却暗叹:“卧槽!今后一定要将军旗的竹杆全部换成铁杆,以免乱我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