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眼红的老朱(1 / 2)大明:从阶下囚开始逆袭首页

大人,这种地方真的有石炭矿吗?

程适看着刘盛坐在马背不停的淫笑,颇为不解的问道,这让程适不得不怀疑刘盛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听着程适质疑的语气,刘盛立马扭过头去,满脸意味深长的紧紧盯着程适,随后便用长者教训后辈的语气臭屁的说道:“年轻人,凡事不要只看表面啊,你看通过这件事不就凸显出格局来了吗,格局格局啊!回去之后你找几个懂得采矿的匠人,去咱们买下来的荒地那边勘测一下”

“是.........”见刘盛不愿意说明原因并且一直卖关子,程适也只好草草的应付过去,而心里则是不停的吐槽着这个比自己整整小十多岁的年轻人,用长辈的语气来装b,同时心里竟也有一丝丝的期待。

三日之后,几辆马车拉着满满的煤炭驶入了印钞所。

刘盛立刻安排匠人用刚拉来的煤炭,开始烧制石灰。

看着烧起来的石灰窑里面冒着蓝色的火焰,刘盛就知道,这些煤炭的质量绝对是极品,这是高等无烟煤的特征,煤炭界里面的扛把子,这东西哪怕是过了数千年之久也依然不会过时,毕竟所有工业的进行,可全都是靠煤炭来维持的。

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知道煤炭这种东西的,而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煤炭技术了,毕竟煤的用处确实很广泛,从最简单的燃烧取暖,再到冶炼钢铁,煤炭的价值从来都是居高不下。

到了元朝的时候,煤炭的开发更为广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成规模的矿洞和相应的囤积地,煤炭的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然,煤炭这玩意都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起的,普通人家,也就只能买买煤渣凑合凑合,可是也因为煤渣燃烧效率不高,并且会释放一定的有毒气体,所以当时的人们在隆冬,不是冻死,就是被毒死,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煤炭这种东西被百姓当成毒物而摒弃使用。

然而煤炭虽好,可是大部分都是在矿井都是在西部发掘的,东部石炭的数量可谓是少之又少,这时肯定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将西部地区的煤炭运往东部造福百姓呢?

可是要知道,在古代不管是陆运还是水运,那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都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就根本不可能有人去当这个冤大头,干这么傻B的事,哪怕是身为皇帝的老朱对此也无能为力。

在另一边,应天府发现石炭矿的消息不翼而飞,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席卷了整个京城,应天府周边的各县县令就跟疯了似的,不断的派人去发现煤矿的地方探查,纷纷想着能不能从这附近再找出一处煤炭矿来。

可是鸡贼的刘盛怎么可能会把这么好的东西,便宜了别人呢?在当时买地的时候刘盛早已经将所有矿产量丰富的地区一网打尽,为了保险起见,刘盛用自己的全部家底子把基础范围外半径十公里的土地也全买了下来,这也破釜沉舟的攻势,一点也不给别人留丝毫机会。

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原本卖给刘盛荒地的那名县令听到这个消息后愁的都快哭出来了,毕竟以老朱那个脾气,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官官勾结。

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各地官员在本辖区内发现地下矿产物资后,要第一时间报朝廷,并且禁止买卖,如果违令,轻则杀头,重则全家杀头。

这名官员与刘盛作为交易买卖的甲乙方,自然是嫌疑最大的。你说你卖土地的时候不知道这里有丰富的矿井,卖出去之后被人家发现了。这谁信啊!尤其交易双方还都是官身,这基本就算官官勾结实锤了。

这也就算这名县令欲哭无泪的原因,而不愿意就此放弃生命的县令,自然是马跑到自己桌案开始写着给老朱的自辩折子,说难听点就算卖惨。

而大体意思就是,我就是个天天划划水喝喝茶,没啥能力没啥本事的穷逼县令,老朱大爹求你不要杀我,你可以查查我那一贫如洗的家,我都没钱给我媳妇买新衣服,到现在我媳妇的裤子都破着洞的,大爹要是不信就派你手下的特务头子来我家调查调查,凡事都要查清楚了再说。

面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刘盛此刻就显得淡定的多,天天家也不回了,就躲在印钞所里,看着匠人们炼制石灰,按部就班的制作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