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是否风生水起,朱瞻基不在乎。
以他售卖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想要不风生水起都难。
不过他依旧想要拉朱棣入伙。
因为朱棣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官方。
就好似朱瞻基这一年以来做的这些事情,别说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了,就算是生在某一个权贵家庭,都不可能这么顺风顺水。
他能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铺开这么大的场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姓朱。
有了这层身份,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遇到多少阻隔。
但依旧不够。
因为有一些事情,他无法干预。
比如盐,再比如矿。
以前各个朝代,盐是不准私卖的,必须要由官方采集,销售网络一开始也在国家手里。
直到洪武年间。
从元顺帝逃亡蒙古开始,草原这支依旧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成为了明朝君主的心头病。不但修筑长城抵御外敌,更是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的北部防务要塞,设立了九大军事重镇,又称“九边”。
这支兵力不但数量极为庞大,在很多时候都是明代军费消耗的重头大户。
九边的兵力数量一直在四十万到九十万不等。并且不仅数量庞大,在明代各代的眼中,这一直是一项固定的支出。
所以军饷的供应和运输一直是明朝屡屡想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当时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军屯、民运粮以及开中法三套制度和标准来支持军事。
这时普遍接受的一种方式是军士种粮自给自足,并且边关百姓也向边镇输送。但是在商人这一项有些许不同,那就是纳粮中盐的方法。
这是由于北部长城一线地区的盐粮由于高寒,屯田的产量十分有限,这就是使得军队的部署得不到足够的后备储量。
西北和华北平原地区的粮食运输条件太严苛,四省的农民想要把粮食运到军事重镇,途中不仅所花费的时间相当久远,而且对于农民而言折腾一趟的时间成本太高,根本无法顾及农民的生产劳作。要知道军队所需的粮食基本都是十万石级别的,要想将如此多的粮食运送到边塞工程量相当巨大。
这是就有人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国家控制的食盐专卖权给出让。
这种方法,就好似后世打包形式的捆绑销售。
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利用商人的销售渠道和运输渠道来完成粮食的配给,而放出盐专卖权这一做法就是放出部分利润让商人运送粮食的手段。
当然也并不是直接放出,前面提到的捆绑销售就是如此。明代朝廷规定了商人到大同仓交粮一石,到太原仓交米一石三斗,都可以获得淮盐的一小引,约合如今计量的两百多斤左右。
不要小看这两百斤的盐运获利,当时私盐禁绝的年代能够获得官盐的销售途径无疑是一条相当丰硕的获利渠道。这条法令一出,立刻获得了当时的商人的关注,朝廷也借此缓解了边军的部分粮食压力。
起初朝廷也没有将这一制度作为规范典章施行,但是看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就在洪武四年制定中盐守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开中法。其中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