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随着朱棣走出教室外,只是跟来时不同的是,他们的脸,再也没了初来时的好奇和期待,有的只是难堪和惭愧。
朱瞻基偷偷的瞄了几个群臣的脸,心里生出一股悲哀。
这些孩子能做出来几道一品大员都无法做出来的题,并不代表者这群孩子就如何妖孽。
他们只是凑巧学了数学,会运用公式而已。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这些大臣在数学基本算文盲,但是在语文,那就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朱瞻基要做的,就是让偏科了几千年的华夏,将未来要运用到的几门学科也提前补起来。
朱棣跟群臣相反,虽然刚才吹牛被一个十岁小孩‘啪啪’打脸,但是他并不引以为耻,因为他意识到了,这门以前都没听说过的学科,兴许可以强国。
至于从哪个角度去强国,他暂时还想不到。
朱瞻基跟在他的身后,走到了院子之中。
这座学院的设计很奇怪,好似一个四合院,四周都是教室,中间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地板,空无一物,很是宽敞。
这时,空地围着一群学子。
这群学子年纪稍大,应该在十三四岁左右。
他们簇拥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年轻人右手拿着一个古怪的玩意,左手拿着一把棕绒。
“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实验,那就是我在不用任何火器的情况下,只用手中的放大镜,将这把棕绒点燃。”
年轻人笑着说道。
听到又要做实验,围着他的孩子顿时来了兴趣。
在这个学院课,从来没有出现过学生逃课的情况,因为太有趣了。
在清华学院课,不像其他书院那样,天天都是圣贤书,不是背就是朗诵,不是朗诵就是解注。
但是在清华书院就不同了,有时候课到一半,老师就会带着学生去做实验,而这些实验,都相当的有趣。
“小子,他说他不用任何火器就可以点燃手中的棕绒?”朱棣也来了兴趣,“如何做到?”
“陛下,可能是一些江湖把戏吧。”吕震替朱瞻基回答道。
“江湖把戏?”朱棣有些不悦,“学院之内,课堂之,怎么能教江湖把戏?这不是辱没圣贤嘛。”
“爷爷。”朱瞻基回答道:“这可不是江湖把戏,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叫做化学。”
“化学?”对于这个新名词,朱棣满脸疑惑。
“爷爷,我们先看这各实验,等会我给您细心讲解。”朱瞻基说道。
教课的老师可能是太过专注,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朱瞻基他们这边,此时他已经俯下身,将棕绒放到了地板。
朱棣心下好奇,小跑着来到学生周围。
群臣更好奇,随着朱棣也围了过来。
在最中央,教课的老师将棕绒放好后,将放大镜放于阳光之下。
然后开始聚焦,当那个被聚拢的点照射到棕绒时,他静止不动。
过不多时,干焦的棕绒便冒起了青烟。
“哎!还真着了。”有学生大为惊异。
“好神奇,这是什么原理?”有臣子疑问。
“燃起来了,燃起来了。”朱棣比学生还要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