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说亩产一千斤,这时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
要知道,后世的袁老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亩产已经达到了亩产三千多斤的地步。
当然,这其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出了粮种以外,还有肥料,天气等。
在亩产只有三百多斤的明朝,将数字提高到一千斤,那已经是非常骇人听闻的数字了。
不然朱瞻基的话说出来后,这些大臣也不会毫不顾形象的大呼小叫。
“小子,这就是你研究的新稻谷?”
朱棣回过神来,指着另一边的稻谷朝朱瞻基问道。
“是的,爷爷。”
“长势真好。”朱棣蹲下身,下左右的打量着杂交水稻,虽然他不怎么懂稻谷,但是好与坏还是分得清楚的。
夏原吉补充道:“这稻谷的根茎和叶子,比常见的稻谷粗壮清脆,看来殿下研究出新稻谷,是指日可待了。”
“还要点时间,毕竟稻谷的研究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不过我的温室大棚马就要建好了,有了温室大棚,研究稻谷就方便多了。”
朱瞻基又放出一个核弹。
朱棣挠了挠头,“温室大棚是什么?”
作为一个帝王,朱棣走南闯北,征战天下,自认为自己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物,但是今天他才发现,在朱瞻基面前,他就像个土包子。
而正是这样,他心中的好奇心就越盛,对那个夷人所在的地方,就越感兴趣。
从大唐开始,华夏人就喜欢自称天朝,把中原大地比作是世界中心。
那个时候,不管是国力、经济、科技等等各方面,中原大地的确就是世界中心,要不是满清入关,中华大地绝对不会被蹂躏几百年。
朱棣作为明朝铁腕帝王,一直都是将自己当做是世界之王一般的看待。
不说别的,单是给明朝进贡的国家就有十几个,自信是肯定有的。
只是此时的他自信心被打击的很厉害。
因为那个‘夷人’教给他孙子的东西,基本都是他没有接触过的,更是明朝无法达到的。
这种情况下,朱棣忽然生出了一股危机感来。
大明真的是世界中心吗?
真的是天朝吗?
如果这个夷人所在的国度进犯大明疆土,大明有多大的把握能够赢?
他不确定。
“就是一种设备。”朱瞻基组织了一下措辞,“额,算是设备吧。”
其实温室大棚早就有了,时间可以追溯到隋朝。
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第三次大败而归,回来的途中,一个地方官在大冬天的时候,给失败而归的杨广送去了夏天才能够吃到的蔬菜。
并且简单的讲了一下温室大棚构造。
按照正常逻辑,有这样的奇人异事,隋炀帝就算心情再差,也得重视不是,毕竟这关乎后世百姓的吃饭问题。
但昏君就是昏君,隋炀帝以不务正业为由,把这人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