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2章 战后复苏:电脑的诞生(三)(1 / 2)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万历十八年,世界第一台电脑诞生。

研究电脑的用途,是为了航天器,研究电脑也是意外,研究成功,更是一个意外。

大明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主要靠释放人的天性。

更注重人的内心追求,而非机械化读书;更注重人才的精神需求,而非物质要求;更注重自由的天性,追求内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吃一样的饭,做一样的事。

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找工作。

有的人,学习是兴趣。

很显然,兴趣学习的人取得的成就会比前者更高。

大明在基层教育上,就采用这个方式,追求学生的人生价值,而不是逼着孩子们去学习书本,去考试。

一个学成的工程师,去当水泥工,也不会受到全社会的指责,不会产生工程师就是高高在上的,水泥工就是低人一等的错误价值观。

学习、工作,是人身自由。

别人没有权力干涉任何人的自由。

工程师为什么不能当水泥工?

羞耻吗?

?an ?o

那水泥工为什么能做水泥工呢?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而不是获取工作。

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

工程师厌倦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愿意去做吃苦赚钱的水泥工,哪里羞耻了?

所以,他不需要迎接来自社会各界的异样眼光,其他人没有决定别人人身的权力,这就是自由。

水泥工,同样不应该受到社会的嘲笑,水泥工也是靠双手吃饭,哪里羞耻了?

从景泰朝至今,大明教育的核心,是先做人后做事。

社会上有没有良好的公序良俗,要从教育开始的。

一个小镇做题家,永远不可能获取学习中的快乐,他学到的知识,只是为了考试而已,不可能受益终身的。

可不是所有孩子都对学习感兴趣的。

那么就需要学校,放大孩子们的天赋,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孩子就喜欢搬砖,他搬砖说不定就能搬出一个年薪百万;有的孩子喜欢足球,谁敢保证他就不能成为足球明星呢?

这是大明教育的底层逻辑。

放大孩子的天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可一定有孩子会说,我选择躺平。

抱歉,大明没有这个选项。

正德朝,民间就有大量啃老现象,朝廷就提出禁止年轻人啃老的条例,并且疏离亲情关系,让人与人变得独立。

这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大明的宗亲关系根深蒂固,走亲访友根深蒂固,亲族体系根深蒂固。

想彻底改变,最少需要二百年时间。

但是,啃老是万万不行的。

家庭可以互相给爱,但不能给钱。

给钱的亲情就变质了,只要一个孩子到了应该工作的年纪,就必须工作,这是大明近五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底层教育逻辑,落脚点就在这里。

培养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独立自主能力,挖掘孩子的天赋兴趣。

再改变社会生态。

首先就要打破官本位政治体制。

大明是封建国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官肯定是社会最高的阶层。

但在正德朝,却在打破这个理念。

首先,就打破了官员必须和百姓一样,出现在大街上,不能前呼后拥,专车接送之类的特权。

其次,打破了官员和百姓的传统阶层,灌输平等理念。

直接告诉百姓,官员和你,没有任何区别,不要奉行官员高高在上的理念,这是错误的。

其三,收回官员的特权,要求官员和百姓一样在街头行走、吃饭,正常和百姓接触,且不享受任何特权。

其四,官员做出表率,打破所谓的社会职业歧视,全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拥有自由的选择婚姻、职业的权力。

等等几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