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三拉着车走了。
乔羽生独自一人,站在大亚通讯社的楼下,观察着四周。
这家日本人开设的通讯社,位于二楼。
一楼沿街,是各种奇特的铺面,有裁缝店、水果店,甚至还有肉铺,能听见稀稀拉拉的叫卖声。
而通往二楼,有一处专门的小门。
乔羽生站在门口,发现这里是一条直接通往二楼的楼梯。
入口处的水泥墙壁上,镶嵌着一小块铁皮招牌。
招牌上上的黑色写着:大亚通讯社,承接中国和日本的电报、书信往来,请有意者前往二楼。
在当时,一些在华的通讯机构,承担着邮局的职能,可以通过他们的传真机,往其他国家发文,还有代寄跨国书信。
这是借用了通讯社便利的通讯渠道,创收的一种方式,也是被国民政府所允许的。
乔羽生在街对面的水果店里徘徊着,假装在挑选水果,眼睛锐利的余光,却在监视着这个入口。
大概一刻钟后,一个带着黑帽子的中年男人,从楼梯口里匆匆下来。
他提着公文包,帽子压的很低,看不清楚面部的容貌和神态。
不过,乔羽生却看到了他嘴唇上留有的八字胡须,以及走路的姿态,辨别出他日本人的身份。
这个人在路面站了一会儿,警惕的四下观望,然后招手喊停一辆路过的空黄包车,上车离去了。
乔羽生又逗留了一阵,没有发现其他人进出。
他看了看手腕上,从俞文店里买的西铁城手表。
时间还早,下午两点半。
他也上了一辆黄包车,往上海交通局的方向离去。
第一次来大亚通讯社,乔羽生没准备一下子就查个水落石出。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只是来踩个点,观察一下大致的情况。
现在,他要去上海交通局,调查一下大亚通讯社的底细。
为什么要去上海交通局呢?
在1936年,当时中国政府监管外国在华通讯社的机构,国党创立的“通讯处”。
在当时,外国的通讯社,必须得到通讯处的批准和许可,方可在中国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乔羽生去上海交通局,目的就是查看大亚通讯社的备案记录,看看能不能在上面,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到了局门口,乔羽生发现,到底是当地的重要职能部门,和之前的供水局相比,交通局无论是办公建筑的规模,还是大门的模样,都周正不少,有一股庄严的气息。
甚至在大门口,还有士兵在站岗。
“您好,您找谁?”
乔羽生刚靠近大门,值班室里的门卫,就探出脑袋,主动询问。
“你好,我是特务处的,前来查询一些资料,还请交通局予以配合。”
乔羽生礼貌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冰冷。
值班室的人接过乔羽生的证件,仔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