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前。
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无数行商走卒,好似下饺子一般,鱼贯通过城门,进入京师。
这般川流不息的景象,数十年如一日,负责此处的城门守卫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在查看来人的路引无误后,直接予以放行通过。
毕竟。
这无边无际的人流,根本不容得他们过多盘问。
今日。
一如往常。
又是人山人海的一天。
而就在守卫们检查过往行人时。
一阵疾驰而来的马蹄声,忽然远远传来。
无数行人回身望去,城门守卫们也顿时来了精神。
可还不待守卫们有所举动,一道呼喝声远远传来。
“八百里加急,避让!避让!”
轰!
一众百姓神情一肃。
随即自觉躲至一旁,快速让开道路。
城门口的守卫们,也是如出一辙,一边搬开拒马,一边高声呼喝。
“快让开!快让开!有八百里加急!”……
话音刚落。
驿卒策马疾驰而至。
一路速度未减,扬长而去。
独留一地扬尘,作为他经过的证明。
而伴随着驿卒的离去。
仿若长龙的人流之中,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猜测之声,此起彼伏。
“这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
“不会是边关吧?”
“你傻啊!敌酋都被押送入京了,边关还能有什么事情发生!”
“你……”
被骂这人一脸恼怒。
还不待找回场子,就被一旁的同行之人拦下。
这得多大的胆子,敢在永定门前闹事,莫不是你真以为,那些城门守卫是吃干饭的不成?
小小的插曲。
刚刚萌芽就被扼杀当场。
根本就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百姓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不断窃窃私语,暗暗揣测。
但对于这八百里加急所传送的内容,却众说纷纭,无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另一边。
驿卒策马疾驰,一路疾驰。
临到六部衙门门前,猛的勒紧缰绳。
顷刻间。
骏马嘶昂,前蹄高高抬起。
驿卒趁势飞身跃下,狂奔进入衙门之中。
没消片刻的功夫
五部尚书满面喜色,快步跑出班房。
在一众朝臣吏目好奇忐忑的目光中,直奔皇城而去。
……
乾清宫中。
朱祁钰满面威仪,坐与龙椅之。
在其面前的大殿,五部尚书联袂前来,跪伏于地。
吏部尚书王直满面激动神色,双手高举捷报,慷慨激昂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于尚书送来捷报,草原外虏尽灭,世间再无瓦剌之名!”
“大明……胜了!”
王直情绪激扬。
其余四位尚书,心情也是一般无二。
一脸狂热的看向龙椅之,齐齐拱手恭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成敬快步前,从王直手中接过捷报后,躬身呈于圣前。
和旁人的激动万分相比,朱祁钰却是满面淡定从容。
御览之后,随手抛掷于龙案之。
当然。
朱祁钰之所以这般反应。
并非是因为此功不值得惊喜、动容。
仅仅只是因为,他在之前通过系统积分的增加,就已然料到了这般结果。
再加袁左宗和东厂两部,至今还没有那人的消息传回。
这种情况下,朱祁钰能高兴才怪。
但。
殊不知。
他的这般神情反应。
落在殿下的几位朝臣眼中,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镇定自若!
稳如泰山!
波澜不惊!
五位尚书眼中放光。
看向朱祁钰的眼神,愈发崇拜敬仰。
要知道。
这可不仅仅是一次胜利,形容其是滔天之功,也毫不为过。
君不见。
前有太祖皇帝八次北征。
后有太宗皇帝亲率大军,五次远征漠北。
但纵使这般,外虏依旧未能荡清,时而为祸大明边关。
再反观当今陛下。
自登基伊始,不过月余时间。
一无先祖蒙荫庇佑,二无前人遗穗可拾。
刚刚继位之初,更是外忧内患尽在,大厦将倾之时。
可就在这般艰难的开局下,陛下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戡难保邦!
奠安宗社!
挽社稷于危难,扶大厦于将倾!
如今又将瓦剌亡国灭种,可谓创下不世之功!
但即便在这般大胜之下,陛下依旧还能淡定从容,宠辱不惊。
实乃人君典范,千古一帝之姿!
霎那间。
群臣动容,齐齐叩首。
诸般敬仰崇拜,尽皆化为赞美颂赞之词。
“陛下建不世功勋,诛敌虏,开疆土,立大明万世之基!”
“陛下圣明,运筹帷幄间,敌虏灰飞烟灭,天下魑魅魍魉,无不为之胆寒畏惧!”
“大明得吾皇,实乃百姓之福,江山之幸!微臣对陛下之敬仰崇拜,犹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天地可证,日月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