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众皇帝:什么叫凝聚共识?(2 / 2)我都皇帝了,还让朕考试?首页

随着思路渐渐打开,赵匡胤终于找到了凝聚共识,是什么东西了!

他没从开国皇帝身上找到,而是从汉武帝刘彻、孝文帝拓跋宏身上找到的成功案例。

这让他都吓了一跳,凝聚共识竟然是这样的东西。

……

“凝聚共识……”

“这也太难了吧……”

“朕能凝聚几大汗国共识,可是用了几十年,都这样还只算勉强……”

忽必烈在做这个题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选项,这直接让他想到了大元立国以来,好像都是在不断凝聚各种共识的过程之中。

尤其是他当初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候,可是引发了两大汗国的分裂,进行了一场持续四年的同室操戈,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那共识,简直就是难以凝聚,甚至压根凝聚不到一起,最后只能用拳头来凝聚。

还有,建立大元后,他也在力图让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凝聚共识,但几次尝试后,均已失败告终,反而凝聚成了一种,双方冲突观念勉强平衡互不干扰打扰的共识。

如果这也算共识,他也算成功了。

因此,这道题,他要选这个吗?

这算是,他必做的的事情吗?

……

“设计一套完整的帝国行政制度!”

“咱做了!这是开国就做的!”

“确定一套趋近平衡的权力制衡官制!咱……废除宰相制,肯定是打破平衡了,至于,要怎么平衡,咱还没有看到……”

“确定一套成熟的治国方针,咱也做了吧。”

“确定一套危机应对方案……咱为咱大明做了不止一套危机应对方案吧!藩王……后宫干政,甚至是灾害应对方案……”

朱元璋此刻,看着这些题,就直接非常顺滑的打钩钩,因为这些功课,站在他这个后来者的角度,他有无数经验教训可以汲取。

他毫无疑问都做了,而且做得已经力求尽善尽美或者是吹毛求疵了。

“不断凝聚共识统一思想……”

“咱大明需要什么共识……”

“不,应该是咱大明,需要怎样的精气神?”

五个答案很快选择,然而不断凝聚共识,也让朱元璋犯了难,他甚至可以直接得出,不断凝聚共识,就是塑造大明的精气神。

只是,大明需要什么精气神,他一时间都答不上来。

还有,大明的精气神,到底是他老朱家的精气神,还是包含整个大明百姓的精气神?

站在他的角度,他需要大明有什么精气神?

其他东西,他倒是方方面面考虑到了,唯独这个……他感觉考虑不多。

“科举,是凝聚精气神的举措吗?”

毫无疑问,精气神直接让他联想到了文人风骨,魏晋风流、唐诗宋词……

很快,他就想到了大明读书人。

“不,那群只会书生意气的书呆子们,能有什么精气神!”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都把大宋折腾成什么样了!”

“不要!这些家伙……不能让他们学黄巢,学宋江,要让他们多学忠君书籍……”

朱元璋一下子甩头,他虽然也想要唐宋文人,但也想到更多败类文人,他直接很快掐断让文人引领大明精气神的打算和念头。

真若是这样,他的大明和大宋有什么区别?

因此,他稍稍思考,稍作犹豫,这不断凝聚共识,或许可以稍后,不算是他必做的事情。

就算要做,也要在后续思考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再说,这种事情,不是考场考试几分钟短时间就能做下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