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这些,太傅已经重新热上了一壶茶。
姜朝鸣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趁着自家老爹歇口气的功夫,理了理自己刚刚听到的内容。
这个事情概括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帝后感情在君臣权利的角逐中慢慢变了质,最终先皇后依着陛下对她的情意,用命换来了镇国公府的退路,也保全了太子的储君之位。
在他看来,唯一复杂的是陛下这个人,怎么说呢,真的很难评。
公孙敦和可以评价一句糊涂自私又愚蠢,皇后可以评价一句可哀可悲又可叹,唯有陛下,他的种种行为都让人难以评判。
你说他对镇国公府忘恩负义吧,这事儿大部分又都是公孙敦和是非不分,得寸进尺起的因,陛下在前期已经尽可能的容忍他了。
你说他对皇后薄情寡恩吧,从大方向来讲,他前期对皇后也荣宠之至,虽然后来因为误会,酿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可在一众妃嫔中,他也是更加偏宠皇后的,连带着对他们的孩子也是最疼爱的。
陛下对皇后的态度,与大晋前几代君王相比,乃至前几朝的君王相比,虽不能说是专情,那也算得上是用情至深了。
可弄到最后,皇后却不惜以命跟他博弈,可悲吗?可陛下好像又不屑于被别人这样评价,转眼就宠爱了别的妃子…
再说他对两个儿子,那就更矛盾了,一方面想用一个儿子做另一个儿子的磨刀石,让两个孩子对立、争斗,一方面又舍不下父子情意,各种平衡,两边都帮,不想任何一个出事…在君王和父亲两个角色中反复横跳,不断拉扯…
真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
难评,真的很难评,他爹说的没错,硬要评上一句的话,也只能说:陛下果然是个非常复杂的人。
嗯,当皇帝的,可能都很复杂,姜朝鸣想。
等他理清楚了,太傅的茶又煮好了,他这会儿脑子嗡嗡的,看见太傅倒好了一杯茶,立刻就伸手要去拿来喝。
结果却被太傅“啪”的一下打了手。
这一下太傅是拿出了先生的架势打的,疼的姜朝鸣甩着手嘶气。
太傅不高兴的训斥:“没让你倒茶就是好的,还敢喝为父的!”
姜朝鸣:“……”他错了还不行吗?
待这个小插曲过后,太傅才继续说起来。
要说陛下是何时起的让若璟牵制太子的念头呢?
或许是在若璟离京游学前,从许家势力那头,传出的他天资聪慧,适合继承大统的言论,许家意在挑拨两个嫡系血脉的关系,若璟当时为了保下兄弟情谊,选择远离上京,外出游学。
而陛下却从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一张可以牵制太子的底牌。
或许那时候的陛下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让自己最珍视的两个儿子变成对立关系。
那么他真正生了这个心思的时间,或许是在若璟向他请旨赐婚的那一刻。
姜府之前有许多眼线,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陛下的人,姜府之前是纯臣,只忠于陛下,所以便放任了这些眼线的发展,这也是姜府这么多年来一直得陛下信重的原因之一。
当初太子便是在三娘及笄时,旁敲侧击姜府是否有意让她入主东宫的,旁敲侧击的地点就在姜府,所以耳目众多的陛下,很有可能也是知道此事的。
陛下并未直接把三娘赐婚给太子,或许是在等太子主动与他提,但是太子并没有提,所以陛下也就没有贸然赐婚。
反之,若璟同样为陛下所珍视,他外出六年好不容易肯回来,忽然提出赐婚的事,作为父亲的陛下出于补偿心理,定然是不会拒绝的。
同时作为君主的陛下,他知道太子有过娶三娘的心思,所以在下旨的一瞬间,他也决定了,要‘尝试’让若璟成为牵制和磨砺太子的一步棋。
为什么是‘尝试’呢?
因为陛下并不知道,这两个兄弟到底会不会因为三娘而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