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奇欢欢一直记得,最开始的问题:“所以,有轨电车难题,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炭火声中,倪安轻声道出了当时邵常平的回答:“真正的问题是,我们都以为我们会是那个掰动扳手的人,但实际上,我们都只会是那55个人之一。这55个人在无知的状态下,被他人夺走了自己最重要的生命权,无权选择自己的生死。这道题,多少反映了人类潜意识里对于‘人’这个物种的认识——生而为人,忘了什么是人,但时刻不忘,人吃人。”
说完后,倪安看向了奇欢欢,非常开心地在她脸上看到了与当时的自己一样的表情——惊讶、敬佩与阔然开朗。
但她还有些疑惑:“可让每个人都做选择,万一这些人都是愚昧之人,做出的选择反而会害人呢?”
邵他听了,无奈地摇头笑了笑:“你这个问题真的很好地反映了为什么这个问题里会有掰扳手这个角色的存在……”
人类总是自诩聪明,而觉得他人愚昧无知,所以总是希望替他人做决定,以为只有自己的决定才会遇见光明,而他人做的决定注定会坠入深渊。
“我是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倪安解释道,“这世界上不可能有全能全识之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做出自己所认可的选择,认知水平会有高低之分是现实。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剥夺了他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让这个世界变成聪明的人才有资格做选择的世界,而没那么聪明的人只能让比自己聪明的人来帮自己做选择,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交由他人决断。就好像邵老师是我们三个人里现实意义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不能帮我们决定任何事情,比如我们的职业选择。他能做的,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给我们建议,但选择也依旧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做。至于是否会伤害到别人,其实就是叔叔对这个问题最初的解读,不管是做怎样的选择,都会有获得与代价,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优劣之分。”
“如果,真的有不一样呢?”奇欢欢眼眸流转,思考间扫见炭炉上的茶酒,便说道,“比如这炉子上的茶和酒,我是该喝茶还是该喝酒?”
“你不是已经选择喝酒了吗?”倪安笑着反问道。
“假如。”
“你睡眠一直不好,选择喝茶,你今晚会彻夜不眠,搞不好明晚也会。喝酒,虽然有助于睡眠,但是对于人体肝脏和大脑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而且会有上瘾的风险。”
“可熬夜,不也对肝脏和大脑不好吗?”
“所以啊,得你自己衡量啊!”
“但你心里总会有你想要我选的那一边吧,要是我没选你想选的那一边呢?”
“那就给你兜底啊!”
“兜底?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在你失眠到发疯的时候,陪你一起熬着。”
“哟,这么好?”
“可不是!毕竟你都觉得我有资格去掰那个扳手来决定你的生死了,那给你兜个底还不是小意思~”
两人打趣,眉飞色舞,引人发笑。
可笑过之后,奇欢欢又一脸凝重地问道:“可就算真的做到了让每个人都自己选择又怎样,结局不还是得有人去死么?”
“但性质不一样。”对面的邵他接道,“愚钝化人的自我意识,是欺骗,是压迫,是傲慢与轻视。可把选择的权利还予本人,尊重人的选择,并且相信人的选择,是文明。”
炉子上的茶酒渐渐见了底,点心也慢慢清了空,屋外的烟火声也开始变得断断续续。
“你们相信人的选择吗?万一那5个人或者那50人中有一个人不愿意把扳手掰向另一边呢?”
倪安将杯子里的茶喝完,看着杯子里残留的茶叶,换了个问法问道:“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如果,我们是那55人中的一人,我们会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对方的生存吗?’”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觉得,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比有轨列车问题的回答容易多了。
邵他笑了笑,接道:“这得看你是否相信,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在牺牲掉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的个体性,来换取社会的共存模式?”
“怎么又回到这个上面来了?不是说牺牲个体性是封建做派,在现代社会不利于生产创造吗?”奇欢欢一脸痛苦地问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倪安笑着回道,“人的世界由人组成,如果人不存在,那么世界也难以存续;如果人感受到了世界对自己的努力与尊重,人也会为了这美好的一切,甘愿付出,朝起朝落,这就是我们几千年封建历史的真实写照。”
邵他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倪安笑着摇了摇头回道:“应该是,什么是人?人是怎样的?和要成为怎样的人?”
一旁的奇欢欢终于坚持不住,崩溃道:“太哲学了,我投降,我脑子快转不动了!”
倪安见状,便笑着换了个话头:“只是每当我看到这些书,想起他们做过的这些事情,这些思想看法和言论,就会心生敬佩。就算我这辈子都成为不了他们那样优秀的人,也会让我感觉很有力量,而且会有方向,不迷茫。”
“我也没想到,你们大过年的,会在这里聊这些事情。”邵他意味深长地接道。
“不然聊什么?家长里短,村子里的八卦吗?”奇欢欢一边吃着橘子一边反问道。
邵他摇了摇头,回道:“我也不知道,我没试过这样。”
“会无聊吗?”倪安问道。
“不会。”邵他否认道,“反倒是,能够在这些往事里平静地说起他们,会让我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他们从没离开一样。”
奇欢欢回道:“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每年都坐在这里聊一聊。一开始是因为皮皮好奇,所以就当故事讲给她听。后来大家都长大了,也有了一定的知识量和理解能力,便开始一起讨论。毕竟都是家人,也不是什么辩论场,也不会太在意对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然后便慢慢发现,这样反倒是最好的,反倒能牢牢地记住,深深地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