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敢对新楚呲牙,很大原因就是没有遭受到新楚的欺辱,都觉得对方好讲道理,好欺负。
晚清的时候,没有被列强狠狠欺负,士人们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了,和别人打仗打不过,只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对此进行反思,有些人才会发现,是因为坚船利炮我们没有,只能学别人的技术。
要不然,他们会抱着传统,洋洋自得,认为中华屡屡被外族入侵,这些外族在文化上还是很落后,即使失败,还有自信。
都认为自己即使输,还是那个天朝上国,汉文化天下第一。
这种视野上的有限,没有经历痛彻心扉的失败,士人们怎么可能可能反思,找出自己打不过对方的原因。
当然就文化本身来说,可以有各种标准,很难论出输赢,儒家道家佛教的文化自然也是有独到之处。
不过现实的标准,就是战争,虽然视欧洲人为蛮夷,但是别人的坚船利炮打得大清军队满地找牙。
士人们迫切地想要拥有坚船利炮,于是才有人主张去学别人的技术,但是光学技术,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配合,技术根本比不过别人。
新楚无意狠狠欺辱士族,士族当然不觉得自己和新楚有什么区别了,即使有人接触新楚之后,发现对面不简单,但是这样的人极少。
对于大多数士族来说,新楚也不过就那样。新楚能造大船,我们也能造楼船,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什么大炮,也不稀奇,威力也就那么大嘛,打到城墙上,也就是个小坑,和投石机差不多。
对圣人学问的信心占据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私心了,这一层原因,当然是不能放弃士族的利益了,要是学新楚,他们的利益还保得住吗?
他们凭着圣人的学问,可以高别人一等,放弃圣人学问,等于自毁武功。
不过,因为打不过对方,他们也按照新楚的说法,讲一下道理。
规则总是要存在的,不管是一个小群体,还是一个大群体,总不能大家没有规则,不然只能谁拳头大就听谁的。
既然传统的天下规则,你新楚不愿意讲,你认为只要国民过得好,是不是天下一统无所谓。那就顺着你的道理来,你认为和人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要平等。
那可以啊,我晋国大大气点,(主要是因为打不过你,没有绝对的信心打得过你。)那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我不去干涉你,你也别管我怎么做。
你愿意按照律法来,你玩你的,我晋国按照我们的礼法来玩我们的,我们就是要分三六九等。
为此,晋国已经在缩小民间庶民和新楚的接触了,万一他们去新楚,学到了这些坏东西,那就不好了。
要我们晋国尊重你们的什么领土,那你们也得尊重我们,我们大气点,宁州就不要了,反正这地方穷,去这里当官几年,也不过能捞十几万钱,其他的地方,像扬州这些,你们不要再染指了。
有了这前提,大家好好相处。
其实价值标准不一样,怎么可能达成一致的认识呢,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但是这样的权宜之计也不错,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
相信语言,语言的存在就有很多漏洞,只是看人们愿不愿意堵住这个漏洞。
就像地盘一样,在南方大家挨着,可以划分清楚。
其他地方呢,大家都装糊涂,也谈不清楚,那像北方在匈奴人手里,那地盘算谁的,幽州冀州这些地方算谁的。
即使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精确的描述和限制,但是到了不想认账的时候,写得再多,都是废纸,大家心知肚明。
新楚的教育体系给学生的教育,就是地盘有限,很难养活大量的人口的,为了应对人口的增长,未来会持续对外进行移民。
新楚的做法也是很有侵略性的,先向外移民,然后声称本地人愿意加入新楚,直接就在当地进行治理开发。
就说宁州,新楚也没有一个个去问土著,你们愿不愿意加入新楚,里面可能还夹杂着武力因素。能持续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只是因为新楚的规矩更公正罢了。
传统的模式无法继续扩大,就是要保证皇帝的地位很难,太远了皇帝不放心封疆大吏。最后只有妥协,认为只要你认我做天朝,我就认你当小弟,既然人家是小弟了,就不能随便发生战争了。
隋唐东征,也就是这里因为从东汉以后,持续汉化,到了隋唐,这里已经汉化很彻底了,而且这些地方离帝国中心不远,能够控制。
这个时候,你不说对面是小弟了,我不打你。别人听话你都会吹毛求疵,要打过去,进行郡县治理了,交州后世被放弃,就是离帝国核心太远,皇帝不放心任何人去治理。
如果国都建立在沿海,交州就是重要的地方了,只要造船技术可以,坐船就过去了。
当然技术原因也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别说岭南,连长江附近都还没有开发完成。
开发是幌子,就是这里怎么生活,大家还不习惯,容易生病。
文化原因也有,朝廷认为离开本土的人,都不是好人,后世这些人离开沿海,去开发东南亚,朝廷认为这些人都是叛徒。
不仅不鼓励这种移民,还要把他们当成叛逆要剿灭。皇帝不放心任何人,尤其是自己不能手拿把掐的那种。
再一个,法家的治理,注重农民,实际上是注重控制农民,让他们留在原籍,成为朝廷赋税的源头。同时也不愿意这些人到处跑,长了见识,见多识广之后,要是你不满意了,岂不是要跑,谁来给朝廷种地。
即使人多了,地不够,那也不能走,你要是去了外面,成了隔着大海的地方势力,你要是想当皇帝,岂不是要和本土开战?
所有这些不利因素,正是新楚要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