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改元贞观(1 / 2)唐朝风云录首页

公元626年,随着玄武门之变的尘埃落定,李世民凭借卓越的智谋和果敢的决断,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为中原王朝带来了新的曙光。他的登基流程,虽不同于后世的繁琐礼制,却同样庄严而神圣,充满了时代的特色。

由于李世民当上皇帝的方式有些特殊,登基流程也有些区别。一般古代帝王登基流程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推翻旧政权的开国大典,例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新中国的成立等,主要表现为普天同庆。

第二种是通过继承先君的嗣位典礼,因为先帝的去世,当然不能表现得很喜庆,这成为“乐设而不做”。

最后一种就是通过特殊手段获得的皇位,如禅让。登基者会为了彰显出皇位的正当性,场面会比较盛大且隆重。

在李世民登基准备阶段,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仪式——劝进。

这一制度源于古代中国对于“礼”的严格遵循,意在展现帝王的谦虚与顺应天意。

在李世民即将登基之际,群臣会按照传统,三次上奏劝进,表达他们希望李世民能够继承大统、治理国家的强烈愿望。

首次劝进时,李世民通常会表现出谦虚和谦让的态度,拒绝群臣的请求。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传统礼制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作为未来君主的审慎和深思熟虑。

在第二次劝进时,李世民可能会再次拒绝,这既是对群臣的再次考验,也是对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确认。

直到第三次劝进时,李世民才会“勉为其难”地答应。

这并非他真的不情愿,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向天下展示他作为帝王的谦逊和顺应民意。

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古代中国“谦虚”这一传统美德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主流的价值观,即使是帝王也不能免俗,需要顺应天意和民心。

在李世民同意登基后,紧接着便是祭天仪式。这一仪式是皇帝向天地神灵展示自己诚意和敬畏之心的重要方式。

同时,登基仪式上还需要拟定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重要方式,不同的皇帝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国家的需要来选定年号。

早期皇帝一般不会更改年号,但元朝以后,一个皇帝通常会选用一个年号,并在其整个统治期间都不会更改。然而,也有例外情况,如明英宗朱祁镇,他刚做皇帝时年号为“正统”,后来复辟成功后又改为“天顺”,这反映了皇帝在特殊时期对国家和社会的特殊考量。

所以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选择“贞观”作为年号,“贞观”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规律就是“正”。所以宋朝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因为在李世民登基时,唐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国内民生凋敝,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外部则面临着突厥等边疆民族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局面,李世民急需一个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年号来开启新的治理时代。

“贞观”寓意以正道治国,即李世民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遵循道德伦理,推行仁政,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年号李世民确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确定皇后的人选,只有一人,那就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

长孙皇后出身是隋朝的皇族宗室,其父亲就是隋朝齐国公,为隋朝分裂瓦解突厥的大功臣长孙晟。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年少时和李世民便是好友,私交甚好,在其舅舅高士廉的安排下,年仅十三岁的长孙氏便与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便开始了与李世民相濡以沫、相伴相知的恩爱一生。

李渊还未在太原起兵时,只有十七岁左右的长孙氏,没有婆婆的指点,也没有其他兄弟的妻子来帮忙,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主要管理者。

后来,长孙氏在太原附近出资建造了一座名为玄中寺的寺庙。每当寺庙的钟声响起,她都会在那里聆听。随着这钟声,李唐家族的声望和长孙氏的仁慈与德行也传遍了太原郡,深深地扎根在百姓的心中。

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期间,她却出人意料地站在了丈夫的身旁,从容不迫地勉励将士们。将士们深受感动,他们感激秦王妃亲自前来慰勉,因此更加奋发向前,无所畏惧。

长孙氏的无畏和生死相随,对丈夫李世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她的坚定和不离不弃,让李世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最终,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完胜而告终。

三天后的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氏也随之成为了太子妃。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并在登基后的十三天里,不出意外的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太子之位便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承乾是在太极宫承乾殿诞生,故李渊亲自为其赐名,取意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接下来便是大封功臣,特别是从起义就开始跟着李世民的人,文臣就有杜如晦、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武将又李靖、李孝恭、尉迟敬德、李勣、侯君集、程咬金和秦琼等人。

在大封功臣期间,罗艺因为曾得罪过李世民,罗艺内心恐惧不安,便图谋反叛。

有一天,这位李氏女子来到了罗艺的家中,她对罗艺的妻子孟氏说:“我看您面带贵相,将来一定会成为天下之母。”孟氏听了非常高兴,接着便请李氏为她丈夫罗艺看相。李氏又告诉孟氏:“罗艺的富贵和燕王有关,燕王的贵气即将显现。”

孟氏听了李氏的话后,深信不疑,并因此加剧了谋反的念头。

于是在公元627年,即贞观元年的正月十七日,罗艺假称奉了秘密诏令,调动军队向朝廷进发,途中趁机占据了豳州。李世民得知后,立即命令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率领大军前往讨伐罗艺。

然而,在朝廷的大军还未抵达豳州时,赵慈皓便与统军杨岌商议诛除罗艺的计划。

不幸的是,这个计划被泄露了,赵慈皓因此被罗艺抓住。而杨岌当时正在城外,察觉到城内发生了变故,他迅速率领自己的部队攻击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