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血雨腥风漫乾坤 生死相搏无怨悔(1 / 2)终归始首页

子牙闻罢微微颔首,心下了然,旋即传令众诸侯速速前往大营门前集合,一同见证自己如何处置这头恶兽。

未几,各路诸侯如潮水般涌向辕门处,集结完毕。子牙一声令下,几名身强力壮的士兵如疾风般将那牛怪牵拉至众人面前。

只见那牛怪体型硕大,犹如一座小山,令人望而生畏。

但在子牙所持神奇缚妖索的束缚之下,它却也丝毫无法挣扎反抗,只能乖乖俯伏于地,宛如待宰羔羊。

紧接着,子牙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南宫适,沉声道:

“行刑!”

南宫适得令,没有丝毫迟疑,手提大刀,如利箭般走到牛怪近前。

只见他双手紧握刀柄,用尽全身力气一挥,手起刀落之间,牛怪那硕大的头颅如熟透的瓜般与身躯分离,鲜血如喷泉般四溅而出。

手起刀落之际,牛怪那如小山般硕大的头颅,已然与身躯分离开来,鲜血如喷泉般四溅而出。

刹那间,孟津河畔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与呐喊声,响彻云霄,八十万名士兵群情激奋,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冲破苍穹。

子牙见状,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之色。他深知此仗意义非凡,不仅关乎自身威名,更影响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紧接着,子牙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将那可恶的牛怪首级高悬于旗杆之上,让它成为这场胜利的永恒见证!”

随着旗帜迎风招展,风中似乎弥漫着胜利的甜美气息。

同时,战鼓声如雷霆万钧,节奏明快有力,恰似催人奋进的号角,催促着将士们整军待发,踏上凯旋的归途。

然而,另一边的袁洪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犹如被泰山压顶,沉重无比。

当他得知梅山众兄弟皆已命丧黄泉时,心情仿佛跌入了无底深渊,异常沉重。

一方面,他对姜子牙的仇恨如熊熊烈火,在心中燃烧,恨不得立刻如猛虎般杀上前去,与之决一死战;

但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会重蹈覆辙,落入敌人精心布下的天罗地网,最终难以脱身。

若是选择退缩逃避,他又觉得自己如丧家之犬,脸面尽失,心中愤愤不平。

此刻的袁洪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

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他不禁感到茫然失措,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迷雾之中,不知该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局。

时间如沙漏中的细沙,一分一秒地流逝,袁洪的眉头越皱越深,心中的忧虑如潮水般愈发浓重……

而就在此时此刻,所有人瞩目的焦点——姜子牙回到了营地之中,营地中迅速升起了帅帐。

他面色凝重,如泰山般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敢。

进入帅帐后,姜子牙如苍松般笔直地走到中央位置坐下,然后转头看向身旁的杨戬,开口问道:

“梅山那边究竟消灭了多少只妖怪?”

杨戬微微闭起双眼,伸出右手食指轻轻动弹几下,似乎正在运用某种神秘力量进行推算。

没过多久,他睁开眼睛,语气沉稳地回答道:

“启禀元帅大人,根据属下的推算得知,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剿灭了六只妖怪。”

子牙闻此,微微颔首,似是对这番言辞颇为认同。

旋即,他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

“今晚务必火速传讯各路诸侯,令他们于二更时分同时出击成汤大军营地。此外,望汝能独挑大梁,迎战那袁洪恶贼。谨记,务必善用谋略,倾尽所能探寻降伏此怪之良策。若此役功成,我方必胜无疑!”

杨戬毫不迟疑,拱手施礼,慨然应道:

“属下谨遵将令!必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以奇谋制敌,克敌制胜,圆满完成此番艰巨任务!”

其声如洪钟,铿锵有力,自信与决心溢于言表。

随后,子牙下令杨戬:

“汝可与哪吒一同统率三军,二人须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共同抗衡袁洪。如此,我方胜算必大增!”

杨戬闻令喜出望外,当即抱拳领命,誓言必与哪吒携手并肩,全力以赴,以期建不世之功。子牙见此,心中宽慰,对此次军事部署更具成竹在胸。

且说那袁洪此刻正在营帐之中,与参军殷破败及雷开二将密谋。只听袁洪声音低沉,如闷雷滚动:

“今承蒙主公委以重任,命我等驻守此地,以御周武王之周军。然观当下之势,周兵虽众,然乌合之众,善战者鲜矣。况近日未见朝歌城有援兵至,亦无前方捷报传。

长此以往,恐天子忧心如焚,绝非良策!故吾决意责令中军草拟奏章,速呈朝歌城,请天子速遣援兵增援我部。”

言罢,众人皆沉默不语,有的人眉头紧皱,似乎在暗自思忖其中利弊;有的人则目光闪烁,仿佛在思考应对之策。

整个场面异常安静,听得见风吹旌旗的猎猎作响。

须臾之间,殷破败率先打破沉默,他拱手向袁洪言道:

“元帅所言极是。若朝歌城久无援兵至,则我军士气必然大受影响。末将愿亲往朝歌城面圣,恳请天子发兵救急。”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雷开见状,也立刻表示附和:

“参军言之有理。如今形势危急,容不得半点耽搁。事不宜迟,应当尽快做出决断才是。”

他的话语简洁明了,表达出对局势的清晰认识以及对行动的果断支持。

袁洪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对于殷破败主动请缨前往朝歌城请求援兵的举动,他深感欣慰。同时,他也对雷开的果断态度表示认同。

于是,他当机立断,唤来中军,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