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赵国京城的议论声很多,也很大。
一来,非常奇怪向无敌的进攻方式。
原先,基本上一年一度的进攻总是扰民,搞得人心惶惶,从上到下都是一片惊慌。
包括赵国皇帝在内。
然而这次,向无敌无声无息率军而来,几乎没有惊起涟漪,来了之后也挥兵进攻,只是驻扎京郊要与李铁决斗?
这多奇葩!
想要决斗,两个人约个时间,找个地点不就行了吗?
为何要率军而来呢?
其次,京城里的人像李铁之初想的一样,向无敌率领的军队从哪儿来啊?
虽然不多,但那也是两万大军啊?而且都有战马,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
当日连李铁都没想明白,需要请教花鑫,更遑论其他人。
再者,皇帝对兵部右侍郎王琨的惩罚很仁慈很仁慈。
这让官民都感到不解。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可以理解。可王琨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而且皇帝谕旨在先,已经将决定权交给李铁。
这样,王琨相当于犯了两重大罪,一是私自发兵,二是违抗圣旨,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
然而,皇帝的惩罚,连流放都没有,只是将王琨打入监牢,关押五年。
而且,并没有解除他的兵部右侍郎官衔。皇帝说得很明确,国家所有战事,还可以放王琨出来戴罪立功。
这对于王琨来说,是多么轻的惩罚!
本来一颗头都不够砍的,结果只坐五年监牢,没准儿还能戴罪立功提前出来。
这谁不感到奇怪?
想来想去,议论来议论去,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向无敌的行为很奇怪,皇帝的行为也很让人费解。
朝中的大臣还好一些,可以勉强将这些奇怪的行为都归结到李铁身上。
向无敌以这种方式出兵是因为李铁,皇帝对王琨的处罚很轻也是因为李铁。
总之,所有的改变貌似都因李铁而起。马马虎虎,好像可以解释得过去。
但若细究,依然让人费解。
毕竟有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理解或认知范围。
向无敌的军队不会真是从天上降下来或地底钻出来的,皇帝不会因为宠爱李铁而漠视国家的军纪……
这用常识根本无法解释。
……
第二天,李铁率军如昨日一样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有了第一天在前,第二天更加放松。
尤其是那四万将士,昨天因为王琨私自发兵结果被困摩天峡,还确实慌了一批。
本就没有战斗的准备,怕因此而冲突起来。
结果没想到向无敌很友好,只是将王琨困在摩天峡,并没有想过杀他们。还在李铁的请求下,将王琨等人全部放了。
四万将士理所当然地将着份功劳归于李铁。
第一天发生大战的可能性很高结果都避免了,第二天再也没人担心会冲突。
相当于只需带一双眼睛前来观摩李铁与向无敌的决斗就好了,倍感轻松。
李铁这方四万人多几个,向无敌那边除了他自己整整两万。